中医推拿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-张佳佳
哈尔滨市盲人中医按摩学会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
【摘要】目的:探讨分析中医推拿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。方法:从2019年1月~2020年1月于本所收治的颈椎病患者病例中,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,结合随机数字表法,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,分别采取中医推拿治疗、西医颈椎牵引疗法,其例数各为35例,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、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。结果: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,对比差异显著(P<0.05);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.14%,对照组为82.86%,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,对比差异显著(P<0.05)。结论:在治疗颈椎病患者时,中医推拿治疗的应用优势显著,可以对患者机体功能予以改善,有效控制和缓解患者的疼痛,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不断增长,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共识。
关键词:中医推拿;颈椎病治疗;应用在骨科疾病中,颈椎病不容忽视,在颈椎长期劳损、椎间盘突出等因素的影响下,极容易造成人体颈椎病变现象的出现,在发病后,症状表现主要以椎节松动、失稳等为主,这对于患者病情产生很大的影响
【1】。同时在治疗后,由于病情会经常复发,所以必须要采取可行的治疗措施。目前,在中医学不断发展过程中,中医推拿手法得到了广泛应用,不仅可以确保良好的疗效,而且还可以对病情复发进行控制。
1.
资料与方法1.1一般资料
对照组患者男女分别为20例、15例,最低年龄为23岁,最高年龄为60岁,平均年龄为(42.43±1.19)岁;观察组患者男女分别为18例、17例,最低年龄为24岁,最高年龄为59岁,平均年龄为(42.29±1.84)岁。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,能够比较分析。
1.2方法
行西医治疗为对照组,其中,颈椎牵引疗法得到了广泛应用,也就是说,对患者颈部予以牵引,保持在前倾 15°左右比较适合。需要注意的是,应从患者实际康复情况出发,以此来对每次牵引治疗时间加以调整,且最大牵引时间应保持在半个小时以下。此外,如果患者疼痛难忍,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比较关键,也可以对甘露醇等药物实施静脉滴注,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。行中医推拿为观察组,先调整好患者体位,对于推拿医师而言,在按摩时,处于患者正背后比较适合,以此来按摩其颈部、肩部等。在推拿中,腧穴、风池穴等穴位比较关键,控制好推拿时间,15分钟左右即可,各个穴位至少进行5次轮流式点按
【2】,为放松患者的颈椎肌肉创造有力条件。此外,患者头部,为重点按摩的部位,在头部按摩中,其动作和幅度应保持高度的轻柔性、适宜性。
1.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
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持续时间、治疗后椎间盘高度和疼痛情况等进行对比。在疼痛情况的评价过程中,主要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实施应用,最低分数为0分,最高分数为10分,如果患者的疼痛情况愈发明显,代表其评分越高。在疗效评价标准方面,显效代表患者颈椎活动度提升显著,而且颈椎功能得到改善
【3】;有效代表患者颈椎活动度和颈椎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、改善;无效则代表患者颈椎活动度、颈椎功能尚未出现好转趋势。
1.4统计学分析方法
采用SPSS 19.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,计量资料采用“(

)”表示,
t检验;计数资料采用“n/%”表示,χ
2检验,当P<0.05,说明差异较大,在临床上表示有统计学意义。
2.
结果2.1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
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,对比差异显著(P<0.05)。具体如表1所示:
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(

±s)
组别 |
例数 |
治疗时间(d) |
机体功能恢复时间(d) |
椎间盘高度(mm) |
疼痛评分(分) |
对照组 |
35 |
16.37±1.52 |
11.39±1.89 |
5.28±0.36 |
7.12±1.37 |
观察组 |
35 |
10.27±1.62 |
7.23±1.92 |
4.41±0.24 |
3.65±1.31 |
X2 |
|
16.245 |
9.135 |
11.896 |
10.830 |
P |
|
<0.05 |
<0.05 |
<0.05 |
<0.05 |
2.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
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.14%,对照组为82.86%,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,对比差异显著(P<0.05)。具体如表2所示:
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【n(%)】
组别 |
例数 |
显效 |
有效 |
无效 |
总有效率(%) |
观察组 |
35 |
27(77.14) |
7(20.00) |
1(2.86) |
34(97.14) |
对照组 |
35 |
23(65.71) |
6(17.14) |
6(17.14) |
29(82.86) |
X2 |
|
3.968 |
P |
<0.05 |
3.
讨论基于中医理论视角,对颈椎病进行分析,主要是因为生活习惯的规范性欠缺所造成的,尤其在无纸化办公的影响下,人们面对电脑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,所以上肢肌肉的紧绷状态极其显著,再加上人们缺少良好的颈椎保护意识,所以该病越来越普遍化。在临床治疗方面,中医推拿疗法的具有不可比拟的特色和优势,尤其在顺通经络等方面,通过推、拿等按摩患者风池、肩井等穴位
【4】,可以对患者周围颈椎神经受到的压迫予以有效改善、缓解,为患者受损颈椎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。同时,借助中医推拿,对于预防患者软组织粘连具有一定的帮助,给予患者机体椎体稳定性一定的保障,在韧带与肌肉等软组织的帮助下,可以实现顺利修复错位,将局部血液循环速度提升上来。
综上所述,中医推拿手法,对颈椎病患者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,确保良好的临床疗效,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普及。
参考文献;[1]刘立群,彭敏红.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[J].黑龙江中医药,2019,48(05):351-352.
[2]黄炜强,李小莲,谭巧嫦.中医推拿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[J].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,2019,29(03):57-58.
[3]王军.中药介质传导与中医推拿联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[J].双足与保健,2018,27(09):180+182.
[4]苏晓东.中医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[J].辽宁医学杂志,2016,30(03):52-54.